CS資質認證的評估分為兩大方面,分別是過程評估和效果評估,CS資質評估認證的最終結果會綜合考察這兩方面的情況。效果評估也可以稱為結果評估,就是考察企業經營的實際結果情況,給出相應的評價結果。CS資質結果評估的要點詳細情況如下表:
度量項 | 度量子項 | 解釋性說明 |
戰略管理過程域 | ||
業務經驗 | 信息系統建設和服務業務經營年限 | 從事信息系統建設和服務業務年限,評價變革發展歷程 |
戰略水平 | 戰略完整性 | 戰略對客戶、資源、目標、計劃等內容的體現 |
戰略可執行能力 | 戰略目標完成能力 | 評估對戰略執行過程進行監控、度量的方法及有效性 |
績效改進能力 | 凈利潤 | 戰略績效的綜合反映,盈利的表現形式 |
主營業務增長 | 反映組織的持續發展態勢,衡量績效改進情況 | |
信息系統建設和服務業績 | 業績中涉及信息系統建設和服務的部分,反映經營結果 | |
業務運營過程域 | ||
客戶關系管理能力 | 市場占有情況 | 反映組織在行業的競爭地位和盈利能力 |
簽訂的合同數量 | 所簽訂的含信息系統建設和服務合同的數量 | |
客戶滿意度 | 客戶期望值與客戶體驗的匹配程度 | |
信息系統建設和服務交付能力 | 完成的合同數量 | 所完成的含信息系統建設和服務合同的數量 |
跨區域服務能力 | 完成的信息系統建設和服務項目所覆蓋的省級行政區域 | |
需求變更控制能力 | 反映一個項目需求的穩定性,通過變更數量和總體需求數量的比較,來判斷該項目是否超出了預先設定的變更范圍 | |
項目預決算偏差 | 對信息系統建設和服務項目所需各種資源的核算偏差 | |
項目驗收合格率 | 驗收合格項目數量占全部驗收項目比例 | |
項目進度偏差 | 已完成項目進度與計劃項目進度之間的偏差 | |
交付及時率 | 及時交付的訂單數與總的需要交付的訂單數比例 | |
采購管理能力 | 采購驗收執行能力 | 反映對采購的產品或服務執行驗收的情況 |
基礎保障過程域 | ||
人員能力 | 人員容量 | 從事信息系統建設和服務業務人員數量與組織業務規模相匹配程度 |
項目管理人員能力 | 信息系統建設和服務項目主要管理人員完成項目的能力,以及與組織業務規模相匹配的數量 | |
技術能力 | 知識產權 | 信息系統建設和服務相關技術獲得的自主知識產權數量 |
典型項目技術水平 | 反映組織技術水平的典型項目中企業自主開發的軟件產品應用情況 | |
技術貢獻度 | 參與學術團體、行業組織等技術相關活動,貢獻技術出版物情況,如標準、白皮書 | |
技術獎勵 | 信息系統建設和服務業務相關技術獲部省級及以上科技獎項情況,如科技進步獎、發明專利獎等 | |
財務能力 | 凈資產收益率 | 反映每單位凈資產創造凈利潤的多少 |
基礎設施能力 | 信息化水平 | 利用辦公、財務和合同管理等信息化系統提升業務能力 |
辦公及研發場所規模 | 用于支撐信息系統建設和服務業務開展所需的辦公及研發場所面積 | |
數據治理能力 | 數據處理及利用能力 | 與信息系統建設和服務相關數據的采集、處理、備份等管理情況,以及利用數據治理輔助組織管理和運營情況 |
信息安全能力 | 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| 建立與組織相適應的信息安全管理體系,或持有國家認可的第三方認證機構頒發的信息安全類體系認證證書 |
質量管理能力 | 質量管理體系 | 建立與組織相適應的質量管理體系,或持有國家認可的第三方認證機構頒發的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證書 |
持續改進過程域 | ||
改進能力 | 改進數 | 考核周期內完成改進項的數量 |
改進完成率 | 考核周期內完成改進項的數量與全部需要改進項的比例 | |
創新能力 | 研發費用 | 反映組織進行研究與開發過程中發生的費用化支出 |
重大科研項目數量 | 反映承擔國家重大科技項目的數量及能力 | |
知識管理能力 | 知識管理和利用能力 | 反映知識被系統化管理和利用的情況 |